排球的历史
排球运动自1895年创始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排球从开始仅仅是少数人的一种游戏、娱乐的手段,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排球是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干事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
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 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
排球于1900年传入加拿大和亚洲的印度,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带到欧洲。关于排球何时何地由何人引入中国,虽不可考,但历史资料表明,至1905年,广州、香港等地已开展排球活动。初期在我国,排球除了由教会学校推广,基督教青年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排球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
排球传入欧洲的时间稍晚,于1917年传入法国,以后才传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东欧诸国。体育历史学家一致公认排球是1905年传入我国的。1913年2月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东运会上,东道主临时决定增设排球比赛,但报名者只有东道主一家。为了完成计划,执意邀请中国队参加。
排球发展历史 娱乐排球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竞技排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排球运动一度停滞不前。
排球的首次出现是在首届奥运会的前一年,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排球运动也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从排球的历史来看,排球的发展大概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排球最早起源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1895年一个叫做摩根的体育爱好者,结合网球和篮球的特点,发明出了排球运动。
排球最高级的组织机构为国际排球联合会,截至2020年9月,共有222个协会会员,分属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南美5个洲级排球联合会。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全国性专项运动协会。
排球是在1905年传入中国的。这项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
排球运动是用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动作,组成进攻与防守的竞赛活动。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威廉、摩根最先试用篮球胆在场地上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行,并命名为Volley ball,意思是“空中飞球”,当时并没有列入竞赛项目,而只作为一种游戏。
排球场上人数
1、总之,在正式的排球比赛中,每队上场人数为六人,包括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接应队员和自由防守人等角色。他们共同协作,遵循规则,以实现比赛的胜利为目标。
2、个人。根据查询中国青年网官网显示,排球场上的人数规定: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人,所以排球队一般有15个人。排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
3、一方上场6人,一共上场12人。排球场上的人数规定: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人。队员服装必须统一,上衣前后有明显号码。教练员可在暂停和局间间隙时间进行指导。比赛中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规则。
4、排球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每队由12名队员组成,两队各派6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规则发展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卡麦隆(J.Y.Cameron)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5、排球比赛中,上场的队员总数是七名。 队员的配置包括两名主攻手,两名副攻手,两名二传手(有时会有一个替补二传手),以及一名自由人。 在比赛开始时,自由人会替换其中一名副攻手下场。 当轮到副攻手发球时,自由人会被替换下场。
6、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中,每一名女排队员都是非常重要的。她们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具备出色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各自国家队的精英。每支参赛队伍都会尽其所能选出最优秀的12名队员,以在奥运会上取得最佳成绩。总结 综上所述,奥运会女排的参赛人数是12人。
3、中国排球运动先后经历了4次几人制的发展过程?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最初,中国开展排球运动采用的是16人制的比赛。 每队16人上场,分别站成4排,每排4人,故中国人称此项运动为排球。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
随后,排球在1905年传入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家。 在亚洲,排球规则经历了多次变革。最初采用的是16人制,随后转变为12人制团队赛制。 之后,规则再次调整,变为9人制。 最终,亚洲排球运动稳定为6人制的赛制。
年到1927年采用的是12人制,12名队员分成3排,每排4人,位置不轮换,技术发展到采用上手发球,并且出现了单人拦网和倒地救球。进攻从中间转为两侧队员扣球。1927年到1951年采用的是9人制,9人制在我国经历了24年之久,9名队员分成3排,每排3人,位置不轮换。
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1905年传入我国的。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1930年在全国运动会上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后来几经变革,排球运动先后改为12人制和9人制。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我国初次引入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竞赛办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自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渐地展开起来。
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欧洲排球运动起步较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美国士兵传入。1917年,排球首次出现在法国,随后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欧洲排球运动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竞技性逐渐成熟。
一方上场6人,一共上场12人。排球场上的人数规定: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人。队员服装必须统一,上衣前后有明显号码。教练员可在暂停和局间间隙时间进行指导。比赛中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规则。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也极为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为了能与国际比赛接轨,更好地与各国人民交往,决定采用6人制排球。在1950年7月在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会议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方法。
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最初,中国开展排球运动采用的是16人制的比赛。每队16人上场,分别站成4排,每排4人,故中国人称此项运动为排球。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
现代排球由几人制逐步演变到现在的6人制排球?
1、现代排球由最开始的6人制变为16人制,再演变为12人制、9人制,最终逐步演变为现在6人制。排球发展历程: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2、后来,几经改革,由每边四排、每排4人的16人制排球赛改为12人制、9人制。直到1918年,才规定排球比赛采用6个制和15分记分制的规则。 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正式成立,1964年第18届奥运会上,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排球场地长18米,宽9米,场地中间用球网隔开。
3、排球运动在创立后迅速传播。1900年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在美洲,六人制排球逐渐流行。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到6人制的演变。
4、排球(volley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最初,中国开展排球运动采用的是16人制的比赛。每队16人上场,分别站成4排,每排4人,故中国人称此项运动为排球。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
6、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 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7、排球规则的演变 从1895年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的成立,其间半个世纪的历程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 在亚洲 1913年至1917年,第1届至第3届远东运动会期间,采用的是16人制排球,4 人1排,分4 排站立,位置不轮转,每局21分,3局2胜制。场地面积19×238米,网高31米。
8、中国排球发展史 排球运动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最早在广州、香港等地开展。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起初主要在一些教会、学校中传播,后来逐渐普及。1951年,中国正式采用6人制排球规则,从此,6人制排球在中国逐步普及。中国女子排球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夺冠,从此成为中国体育的标志性队伍。
9、排球起源于美国,其首个衍生项目为6人制排球。这项运动最初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的威廉·G·摩根于1895年发明。当时,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意为“小网子”。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的特点,将其名称改为Volleyball,即“空中击球”,这个名字也被国际广泛接受。
6人制排球前在我国还经历过哪几种制?
人制排球前在我国还经历过16人制、12人制和9人制。上世纪初,排球运动传入亚洲。不过,在开展的初期,排球运动的上场人数并不是6人而是16人。因为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因此排球运动最初采用的都是16人制。后来几经变革,排球运动先后改为12人制和9人制。
我国女子排球是1921年在广东运动会上开始的。排球运动传入我国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1905年到1919年我国排球比赛采用的是16人制,16名队员分成4排,每排4人,位置不轮换,当时水平很低,打法比较简单。
排球发展历程: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
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1905年传入我国的。191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排球比赛。1930年在全国运动会上排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
在学习会上,北京大学林启武教授向全国体育工作者介绍了六人制排球比赛的规则与办法。参加学习会的100多人经过学习、领会对六人制排球产生了兴趣,并且掌握了初步的知识。这些学习班学员都成了开展六人制排球的“火种”。
排球运动在创立后迅速传播。1900年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在美洲,六人制排球逐渐流行。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到6人制的演变。
美洲各国使用的排球规则,大多直接引用美国的排球规则,采用6人制排球。 在亚洲,排球运动于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
东道主邀请了中国队参加。中国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从田径和足球队员中挑选人员组成排球队,并在了解了比赛方法和规则后立即参赛。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后,归国的广东选手开始在广州推广排球。我国女子排球则始于1921年的广东省运动会。排球运动在我国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到6人制的演变。
出现在印度 大约至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与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极相似的游戏,球用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类似我国的毽子),板是木质的,玩法是两人相对站着,手执木板往返击球。 诞生在英国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
排球要几个队员上场
1、排球比赛中,上场的队员总数是七名。 队员的配置包括两名主攻手,两名副攻手,两名二传手(有时会有一个替补二传手),以及一名自由人。 在比赛开始时,自由人会替换其中一名副攻手下场。 当轮到副攻手发球时,自由人会被替换下场。
2、一方上场6人,一共上场12人。排球场上的人数规定:规则规定1个队最多有12名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医生各1人。队员服装必须统一,上衣前后有明显号码。教练员可在暂停和局间间隙时间进行指导。比赛中只有场上队长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或要求解释规则。
3、排球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每队由12名队员组成,两队各派6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规则发展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卡麦隆(J.Y.Cameron)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4、正式排球比赛每队上场人数为6人。详细解释如下:在正式的排球比赛中,每支队伍的上场人数是固定的,为六人。这六名球员中,包括两名主攻手、两名副攻手、一名二传手、一名接应队员和自由防守人。他们的位置和职责明确,共同协作完成比赛。
5、球队一共可以有12个人,但是场上只有6人,包括两名主攻、两名副攻、一名二传、一名接应二传(四二配备为两名二传)和自由防守人(自由人后排替下场上的队员)。队员站成两排 ,从左至右,前排为2号位,后排为1号位。
6、排球比赛一方上场6个人。排球比赛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每队由12名队员组成,两队各派6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比赛由发球开始,发球队员击球使其从网上飞至对方场区,比赛由此连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不能合法地将球击回对方场区。
7、排球比赛运动员场上共有1~6个号位,其中4号位在前排;6号在后排。运动员的发球在1号位,每个发球轮次结束后,运动员要顺时针方向从1号位向2号位各换位一次。运动员的场上位置包括2名主攻、2名副攻、1名二传、1名接应和1名自由人。
8、一般来说,标准的排球比赛需要两个团队,每个团队有6名球员。原因说明 这是因为6人的比赛更具有战术性和技术性。在6人制游戏中,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位置。例如,攻击手负责打进对方场地的球,接应手则是为发球和拦网腾出空间,还有自由人则负责防守和接应。
排球比赛上场的只有六个人,为什么首发名单有七个人了?
上场是7个人。分别是主攻两名,副攻两名,二传两名(有的是二传和二传各一名),自由人一名。当进入比赛场地时 自由人 将替换一名 副攻 下场。当轮到 副攻 发球时 自由人 被抵换下场。所以你看到的是一会六个一会七个。
排球运动由两队各六名选手组成,其中包括一名二传、一名接应二传、大主攻、小主攻、两名副攻以及增设的自由人。比赛的目的是让球越过网并落入对方半场以得分。每队球员都有固定的位置,包括三名网前选手和三名底线选手。
如果就只六个队员,场下无人替换,可准许休息3分钟,休息结束时如受伤队员仍不能参加比赛,则判该队在该局中失败。如以后的比赛都不能打了,就判该队在该场比赛中失败。但一般比赛,可根据“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处理。必要时可借用对方队员,使比赛继续下去。
目前中国女排的主力自由人是王梦洁。 排球运动是团体比赛,场上队员的分工包括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五个角色。主攻主要进攻和一传,副攻主要拦网并兼顾进攻,二传主要组织技战术套路,接应二传要么是欧美的主打进攻类型,要么就是中国女排全面型接应,样样都需要,自由人则主要是一传和防守。
其实一场排球比赛下来不会像篮球足球那样消耗大量的体力,因为排球比赛没有身体对抗,而且活动范围相对篮球足球小很多,一般中低水平的排球比赛主力基本上就是打一整场。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
排球比赛一般是每队前排三人后排三人,共6名球员参与比赛。沙滩排球每队两人参加比赛。
每场比赛只有六次换人名额。每个队在每局比赛时都只有俩个暂停的机会,所以教练都会把握住这俩次机会给队员出谋划策,或者只是为了使队员休息。上场人数:每队上场6人 ,站成两排,从左至右,前排为2号位,后排为1号位。
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接应二传可以作为第三进攻点(后排进攻),这在现代排球中已经成为各队提高攻击力的常用手段。因此接应二传通常是队中扣球技术最好的球员。后排进攻通常来自后排右侧(1号位),但在高级别的比赛中从后排中间六号位进攻的情况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