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宣略运动网 > 体育文章 > 元朝首次在西域设立了什么 ,元朝时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

元朝首次在西域设立了什么 ,元朝时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

来源:互联网分类:体育文章发布时间:2025-02-18 14:24:55

哪一个事件志着行省制度第一次在西域出现?

1、元朝创设了行省制度,现在的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民族地区,都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并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台湾,同时在云、贵、川、康等民族地区设土司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辖。

2、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我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3、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元朝行省 行中书省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元朝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获得的关于中原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在以后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对匈奴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以前,汉代的君臣还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个身毒国的存在。张骞在大夏时,忽然看到了四川的土产,邛竹杖和蜀布。他感到十分诧异,追问它们的来源。

5、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6、江浙行省以西是江西行省。省名同为江西,但元朝的江西行省和现在的江西省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只不过省会都在南昌。元朝江西行省的辖区并不包括现在江西省省会南昌以东的地区,如上饶、景德镇等市,但包括现在广东省的大部。

7、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8、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9、〈1〉对功德的意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文献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

元朝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西域

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元明宗天历二年,罢功德使司归宣政院。设置院使10员,从一品,同知2员,正二品,副使2员,从二品。

宣政院。宣政院是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下属各官及所辖地区各级官吏,僧俗都可充任,掌军事民政。元初,忽百必烈在中央设置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

宣政院。1334年,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朵思麻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乌思藏宣慰司)。宣慰司下辖安抚司、招讨司、宣抚司和元帅府、万户府等。

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

中央管理机构元朝设置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作为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宣政院掌管西藏地方的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等各项事务,是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最高管理机构。西藏地方官员的举荐、任用,以及在西藏地方调解纠纷、审理案件,完善驿站体系、实施户口调查等等,都是在宣政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元朝时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吐蕃之境”,又在宣政院下设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政务和宗教,辖境包括今天的西藏全境、青海大部、四川一部和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部分地区。 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

中国古代对西域的管理在不同朝代所设置的机构如下:汉朝: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安西都护府或北庭都护府。唐太宗时期,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包括今新疆等地。

后,即在朝廷内设立总制院,掌管全国的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并授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管总制院院务。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称帝。不久,忽必烈即封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王。1288年,总制院改名宣政院,同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并列,是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元朝中央四大机构之一。

元朝首次在西域设立了什么 ,元朝时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第1张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朝代,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在其统治下,西部地区也得到了发展。为了管理西域,元朝设置了许多机构,其中包括归德等地区的四个行省、万户司、阿鲁廷、阿拔斯使臣等机构。首先,元朝在西域的行政管理中设置了四个行省,即归德、安西、蒙古、波斯。

元朝设置什么管理西域

1、宣政院。1334年,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朵思麻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乌思藏宣慰司)。宣慰司下辖安抚司、招讨司、宣抚司和元帅府、万户府等。

2、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属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设立宣政院有两个目的,一是掌管全国佛教,二是通过宗教与军政结合的方式控制信奉藏传佛教的吐蕃地区。在军事上,设置枢密院。监察上,设置中书省。

元朝首次在西域设立了什么 ,元朝时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第2张

3、宣政院。宣政院是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下属各官及所辖地区各级官吏,僧俗都可充任,掌军事民政。元初,忽百必烈在中央设置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

4、中央管理机构元朝设置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作为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宣政院掌管西藏地方的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等各项事务,是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最高管理机构。西藏地方官员的举荐、任用,以及在西藏地方调解纠纷、审理案件,完善驿站体系、实施户口调查等等,都是在宣政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5、元朝时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6、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部门设置:宣政院,秩从一品,用三台银印。以帝师领院事。置院使二员(后增至十员),其为长者常以朝廷大臣担任,位居第二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宣政院官属得自选用,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为元朝四个独立的任官系统。

7、中国古代对西域的管理在不同朝代所设置的机构如下:汉朝: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安西都护府或北庭都护府。唐太宗时期,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包括今新疆等地。

8、首先,元朝在西域的行政管理中设置了四个行省,即归德、安西、蒙古、波斯。这些行省都有对应的官员管理,如归德行省下设置的钦伊、钦赛、阔里、柯举铁、茶蒙等职务,分别负责管理宾川、瓜州、于阗、婆罗门和木垒等地。

9、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

10、元朝时中央设有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此外,在边疆地区也设置了宣慰司、行省等机构进行管理。其中,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宣慰司包括: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治所位于朵思麻宣慰司,掌管朵思麻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阿里宣慰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地。

11、其次,元朝在吐蕃地区实施了宗教政策,鼓励民众信仰佛教,并建立了佛教寺庙,以及派遣高僧传教,以宣传佛教,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最后,元朝在台湾地区实施了一系列行政管理政策,设立了护国将军府、军队等,并实施了税收、海关管理和民族政策,以维护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12、宣政院: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实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13、元朝首次在西域建立行尚书省制度。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元朝第一次在西域建立设立了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制度,这制度体现了元朝对西域地区实施管理的新举措,对西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是一次大变革。

14、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任用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

元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立了什么

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元明宗天历二年,罢功德使司归宣政院。设置院使10员,从一品,同知2员,正二品,副使2员,从二品。

宣政院。宣政院是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下属各官及所辖地区各级官吏,僧俗都可充任,掌军事民政。元初,忽百必烈在中央设置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

元朝:北庭都元帅府。元朝还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清朝:伊犁将军。清朝乾隆时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宣政院: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实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设立都护府:中原王朝会在西域地区设立都护府,以统一管理该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事务。都护府的官员负责维护治安、收税和管理边境。 建立驿站和道路: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和联系,中原王朝会修建驿站和道路,以便传递消息、运输物资和维持交通畅通。

又称乌思藏宣慰司)。宣慰司下辖安抚司、招讨司、宣抚司和元帅府、万户府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1342年,又附设崇教所,治理僧俗庶务。若遇地方蕃寇起事,则于其地设行宣院担任讨伐事宜,平息后则废止。

元朝边疆管理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元朝设立的军政机构有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慰司。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管理,创立了“云南行省”制度。1237年(宣光元年),蒙古帝国第五代皇帝忽必烈派遣大将李景隆等率领军队征服了大理(今云南西部地区)和滇池周边的土司诸侯。

元朝首次在西域设立了什么 ,元朝时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第3张

首先,元朝在西域的行政管理中设置了四个行省,即归德、安西、蒙古、波斯。这些行省都有对应的官员管理,如归德行省下设置的钦伊、钦赛、阔里、柯举铁、茶蒙等职务,分别负责管理宾川、瓜州、于阗、婆罗门和木垒等地。

新疆:西汉:西域都护府;(其后基本承制)清:伊犁将军 西藏:元:,元朝在河州设立吐蕃宣慰司,作为管理整个藏族地区的行政机构。明:明朝对藏族地区基本上承袭元朝旧制。明朝设朵甘卫。对于元代的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辖区,明朝分设乌斯(思)藏都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

元朝在西藏设立了那个机构使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1、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称为宣政院辖地。宣政院是元代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的机关。元朝初建,一切建制沿袭唐宋,根据实际需要,亦增设一些新机构,宣政院即是其一,主掌宗教和少数民族事务。

2、【答案】:D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统一全国后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检察机关。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元朝。 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4、元朝在西藏设立了宣政院,作为中央管理机构,负责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要务。 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分为三道宣慰司,分别是朵思麻宣差裤慰司、朵甘思宣慰使司、乌思藏宣慰司,以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

5、元朝在西藏设置了:宣政院。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元朝统一藏族地区后,扶植萨迦派建立地方政权,同时元朝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一系列的军政机构。

6、元朝统一藏族地区后,扶植萨迦派建立地方政权,同时元朝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一系列的军政机构。开初,元朝在河州设立吐蕃宣慰司,作为管理整个藏族地区的行政机构,因为所辖地面太大,又在康区设置一个宣慰司,后来为了施政的需要,又在卫藏设置一个宣慰司。

7、设置了:宣政院。宣政院的设立是元朝为了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军事政务。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原与吐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8、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

9、元朝为管辖西域而设置的机构是宣政院。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 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 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域。宣政院是元代设立的一个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10、宣政院: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实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元朝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

1、宣政院。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元明宗天历二年,罢功德使司归宣政院。设置院使10员,从一品,同知2员,正二品,副使2员,从二品。

2、宣政院。宣政院是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下属各官及所辖地区各级官吏,僧俗都可充任,掌军事民政。元初,忽百必烈在中央设置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

3、宣政院。1334年,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朵思麻宣慰司)、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又称乌思藏宣慰司)。宣慰司下辖安抚司、招讨司、宣抚司和元帅府、万户府等。

4、其次,元朝在西域还设置了万户司,这是一个负责边境警戒的机构,主要负责监视和防止各种袭扰和蛮族入侵。公元1360年,在和林振武的喀喇沙斯之战中,万户司都派出了精锐的部队,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元朝还在西域设置了阿鲁廷和阿拔斯使臣等机构,主要负责来自伊斯兰世界的使节和商人的活动。

5、元朝在西藏设置了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至元元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

6、元朝在西藏设置了:宣政院。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元朝统一藏族地区后,扶植萨迦派建立地方政权,同时元朝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一系列的军政机构。

7、中央管理机构元朝设置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作为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宣政院掌管西藏地方的军事、行政、司法和宗教等各项事务,是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最高管理机构。西藏地方官员的举荐、任用,以及在西藏地方调解纠纷、审理案件,完善驿站体系、实施户口调查等等,都是在宣政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元朝首次在西域设立了什么 ,元朝时在西域设置了什么机构-第4张

8、元朝时中央设有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此外,在边疆地区也设置了宣慰司、行省等机构进行管理。其中,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宣慰司包括: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治所位于朵思麻宣慰司,掌管朵思麻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阿里宣慰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等地。

9、元朝时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0、元朝对新疆的管辖,先后设立最高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元朝在政治上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11、中国古代对西域的管理在不同朝代所设置的机构如下:汉朝: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安西都护府或北庭都护府。唐太宗时期,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包括今新疆等地。

12、新疆:西汉:西域都护府;(其后基本承制)清:伊犁将军 西藏:元:,元朝在河州设立吐蕃宣慰司,作为管理整个藏族地区的行政机构。明:明朝对藏族地区基本上承袭元朝旧制。明朝设朵甘卫。对于元代的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辖区,明朝分设乌斯(思)藏都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13、元朝对西域、吐蕃和台湾地区的管理制度,主要是以政治和宗教为基础的。首先,元朝在西域地区建立了一些行政机构,如护国将军府、军队、巡抚府等,用于统治西域各部落。元朝还在西域地区设立了统治者,以维护西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关攻略